厉害了!小程序雀神广东麻将开挂”详细教程辅助工具
系列详细:功夫熊猫麻将,桂乐广西麻将,极火麻将,网易麻将,哥哥打大A,手机棋牌,开心泉州麻将小程序,闲来陕西麻将,多乐贵阳捉鸡,微乐二七王,辅牌器(插件购买)助赢神器。
推动基础设施向低碳、节能的方向发展,对于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近二十年间,绿建评价体系不断细化和完善,更加重视设计和技术的实际落地、运营效果。在基建领域,节能、减碳、绿色如何落到实处,这是本期报告聚焦的问题。
绿色基建不仅意味着更低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量,也意味着面对气候变化更有适应力和复原力。2024年也是近十年里重大气象灾害次数最多的一年。面对频发的气象风险,城市如何更韧性?这是本期报告的另一关切。
澎湃研究员梳理了2024年绿色基建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并就城市减碳、建筑节能、城市的气候适应性等热点议题与相关研究者、从业者进行探讨,总结过往经验,讨论有待改善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方向。接受此次采访的专业者、实践者有: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干靓,她的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生态规划、韧性城市、低碳城市等;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郝南,他关注大规模灾害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苏州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技术总监周燕,她关注气候融资、绿色建筑等领域。
2024绿色基建领域代表性事件
3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
6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批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与现行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相协调;强化绿色建筑的碳减排性能要求;优化实施效果,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
8月1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公布2024年第一批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及近零碳建筑试点项目,确定深湾玖序花园配建幼儿园等5个项目为2024年深圳市第一批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及近零碳建筑试点项目。
8月8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任务(第一批)有关工作的通知》,确定61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任务入选第一批试点名单。
2月22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7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中主要涵盖完善气候变化观测预警系统、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等十项重点任务。
3月23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深圳市适应气候变化规划(2023-2025年)》。《规划》明确提出,升级市政设施和管网系统、制定生命线工程建设方案,以增强基础设施在极端天气中的抵御能力;构建“1+11+N”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遭遇极端天气时,预警信息能迅速传达至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5月1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评估水平有效提升,气候相关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5月13日,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发布。名单包含北京市门头沟区等39个市(区),涵盖从超大城市到小城市的不同规模,覆盖全国7大地理分区,发展水平、气候类型、要素禀赋等特点比较明显,在全国或省内典型性较强。
2024:“零碳”“气候适应”更普及,但概念要在细节中落实
绿建评价标准更强调技术的运维效果,绿建融资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2024年新修订的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出:绿色建筑预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才进行,并要求定期对建筑运营效果进行评估。绿色建筑的评价不再停留在设计阶段,而更强调节能技术的实际落地和运营效果。
绿色建筑要运用节能和减排的前沿技术,资金可以从哪里来?如何更科学地使用绿建资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苏州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技术总监周燕介绍了她的团队正在进行的一项工作:绿色科学城市评估标准及可持续金融工具。这一工作的目标是解决绿色基建的融资问题。
“在基建开发过程中需要识别绿色创新技术点,以供投资机构参考。获投的开发商可得到低息的绿债或绿贷。利息随基建运营过程中的KPI(关键表现指标)和SPT(可持续表现目标)的得分情况而动态调整。”周燕如此解释这一可持续金融框架。
新建建筑更注重能耗要求,对原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同样重要。
绿建评价标准主要针对新建建筑,而减少存量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能耗也是不容忽视的议题。建筑节能改造的一个典例是同济大学文远楼。文远楼竣工于1954年,1999年获评“新中国50年上海经典建筑”。文远楼节能改造工程于2006年展开,由同济大学与德国节能技术专家合作。工程在不破坏建筑原有形式及结构的前提下,在不同的功能区应用不同的降温和供热系统,并集成地源热泵、燃气补能和余热除湿、内保温和内遮阳等节能技术。
城市规划和治理更加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亟需更韧性的承灾体系,更细化的应对方案。
绿色基建不仅意味着减少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也意味着适应气候变化。在近年极端天气和气象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城市的气候适应性日益受到关注。这也体现在城市规划和治理层面。2024年,北京、深圳、重庆等城市先后发布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或规划方案,全国39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布。
郝南指出,城市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时,必须区分地域,区分不同的风险类型,给出更具体的策略。极端天气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中国地域广阔且位于季风气候区,是全球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早也最深刻的国家之一。因而气候适应性问题更紧迫,做出的改变也更早。“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但在每个地方的表现和应对方式又是具体的。”
2025: 低碳城市建设需跨部门协同,制定详实策略
澎湃新闻:近年在城市减碳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实践案例?
干靓:近年在“双碳”战略的框架下,各个城市都在出台各自的行动方案。规划行业比较关心的是“双碳”行动中涉及空间规划领域的部分。比如说通过空间形态的设计尽量引导低碳的出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适宜技术选型与空间的有机融合最大化地实现减碳。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是目前比较完整的低碳规划项目。据我了解,“近零碳”概念主要是从“零碳建筑”、以及“近零能耗建筑”的概念而来,即要求建筑采用一系列主动式、被动式技术实现建筑的自身能耗降低,以达到要求的近零能耗水平,从而不断趋向零碳的目标。在绿色低碳领域,“水乡客厅”确实是一个引领性、标志性的项目。
【注:2023年2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获国务院批复。示范区总规提出依托沪苏浙行政边界地理交汇处的长三角原点,建设水乡客厅,以打造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的功能样板。这是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澎湃新闻:零碳建筑、零碳空间是近年很热的概念,但有观点认为目前这一领域虚大于实,“零碳”“绿色”常成为噱头。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干靓:相比于“零碳”,“近零碳”或许是更实际的提法。建筑节能和减碳都是有一个基准的,比如新建的建筑节能率比1980年代初的建筑提升多少个百分点,过去40多年来这个要求也不断提高。但建成环境不可能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因此不断趋近零碳是更实际和具有操作性的。
建筑减碳并不只是设计和技术本身的事,还与建筑落成后的运营维护密切相关。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在这方面不断有相应的完善。最早的绿建大部分都申请的是设计阶段的标识。2019年修订版取消设计评价,代之以设计阶段预评价。2024年局部修订版本规定绿色建筑预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才进行,并要求定期对建筑运营效果进行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近零碳”只停留在设计层面而没有落地的问题。
在前期的推广中,用更吸引眼球的新概念作为噱头的现象确实存在。但现在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反思,让“绿色建筑”的概念更明确,用更完善的技术和运维机制去实现这一概念。
澎湃新闻:要实现城市的低碳转型,未来有哪些原则值得注意?
干靓:一是划定更细致的管控界线。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有“三区三线”,其中生态空间中有受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的永久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是保护级别最高的,在此之外,期待未来能有更细致的界线划分,比如碳汇的保护空间。我们目前的一项研究是计算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碳汇潜力的空间,并在规划中加以识别和保护。不是说这些空间完全不能开发,而是在开发过程中要保护其碳汇能力和潜力。
【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与之对应,碳源则是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则为碳汇;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则为碳源。】
此外一些概念需要澄清:低碳不一定生态,减排也未必节能。虽然讲到生态文明时,很多人会笼统地用这些词。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在一个地区快速种植单一群落的高固碳树种,确实能够提高碳汇能力,从而实现减碳。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伤害,只有多样性才能带来稳定性。
又例如目前的一些新能源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比如光伏发电、水力和风力发电,和火电相比,它们的确是低碳的。但这些项目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中国东部沿海的大部分地区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这是全球主要的9条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布局了很多海上风电场,但很多研究都表明,这些风场占据了候鸟在迁徙途中的栖息地,对鸟类飞行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此外水电站的建设也会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减排也并不一定节能。碳减排以控制化石能源为核心,节能则意味着减少各类能源消耗。碳达峰和能源达峰也是不同的概念,能源达峰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比碳达峰更久。
以清洁能源车为例,新能源车的发展导致私家车数量增加,或许能减碳,但未必能实现理想的节能效果。因为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生产大量新能源车也会造成能耗。同等能耗下,公交系统一定会比私家车节能。因此在交通节能方面,公交系统的完善和新能源车的发展都是必要的。
澎湃新闻:在近年气象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城市的气候适应性也是常被提及的话题。今年北京、重庆、深圳等城市都出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或行动。城市要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有哪些努力的方向?
干靓: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有两个维度的对策:一是减缓,这与之前提到的减碳相关;再有就是适应。我们都能感受到近年极端天气的增加,全球范围都是如此。
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的防灾能级或许已不足以应对突发的气象灾害了。城市的设施也不可能为了防灾而无限提高标准。我们需要考虑更有韧性的应对方法。以防范雨洪灾害为例,目前规划领域的一些学者提倡灰蓝绿基础设施的融合。灰色基础设施是指传统的雨水管网,蓝色基础设施是河湖水道,绿色基础设施则是绿地。
灰蓝绿基础设施的融合是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不完全依赖城市的雨水管网,还要发挥绿地的缓冲与吸纳能力。降水来临时,先由绿地吸纳一部分,再流向雨水管网,之后再经由水渠汇集起来。我们希望通过空间本身的韧性缓冲灾害的冲击,让灾害对人的冲击尽可能小。
郝南:目前这些规划和行动还相对笼统,缺乏详细的场景和应对策略。以重庆为例,城市内不同区域容易受到的洪涝类型是不同的,所需要的防范方法也不同。此外,重庆还容易遭遇极端高温、山火等灾害,也应该有细分的应对方法。因此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时,必须区分地域,区分不同的风险类型,给出更具体的策略。
澎湃新闻:要在未来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有哪些方法和工具?
干靓:首先是识别脆弱地区。脆弱地区和不同地域容易出现的灾害类型有关,比如沿海城市容易受到台风和风暴潮影响,西南地区还会受山火影响等。脆弱地区也与空间形态有关,例如密集的高层建筑可能挡住通风廊道,从而加剧高温天气的影响。人群也是识别脆弱地区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老人、小孩的脆弱性更高,这些群体集中的场所在极端天气之下面临更高的风险。
识别出高风险地区后,下一步是根据求救需求调配救援资源。我们之前写过一篇论文,以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为例,分析城市应急救援的可达性,通过社交媒体数据来识别求救点和道路阻碍点。未来如果能有更多的社交媒体数据或其他大数据支持,就有望形成动态的、更精细的受灾群体画像,从而更准确地投入救援力量。
郝南:灾害预警很重要。要建设跨部门协作的大应急体系,打破不同学科和部门之间的界限。比如洪水红色预警和暴雨红色预警,两者是不同的信号,应对的方法也不同:前者的防御策略是尽早安全转移;后者的防御策略则是减少外出,提前检修和加固房屋等。应急部门与公众的风险沟通是必要的,公众也需要学习应急知识,根据自身经验做出适应性改变。
《澎湃城市观察》推出年度策划《城市年鉴2024》。6位研究员主笔,6大领域,119座城市,总结2024,预见2025。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